以“水力量”護航民生福祉 注入鄉村振興“水動能”
分類:
集團新聞
作者:
解文龍、王凱
來源:
發布時間:
2025-06-05
民生為上,治水為要。水發水控集團始終堅持服務國家和地方戰略,致力于構建從水源保護到龍頭供水的全鏈條保障體系,在齊魯大地上書寫著“保民生、促發展”的生動篇章。
匠心水質:從源頭到龍頭的用心守護
在嬴城水務新城水廠,水質安全被具象為3294項年度檢測指標、390份檢測報告的數字承諾。這里的水質檢驗員們以“小數點后三位的精準”為標準,建立起涵蓋日檢、月檢、季檢的多維監測體系——每日8小時堅守化驗室,完成濁度、微生物等基礎指標檢測;每月開展20項水源水分析、40項管網末梢水全分析;創新建立“動態加藥模型”,通過100余次實驗形成的“加藥公式”,實現每立方米水藥劑投加的精準控制。這種“科技+匠心”的融合,讓8萬名村民實現了從“有水喝”到“喝好水”的品質跨越。
蓄水前,臨邑水務利用河道來水沖洗河道,同時,進一步細化水質檢測流程,除了在出水口安裝水質在線檢測系統,實時監測水質變化,還在水源地、水廠等關鍵節點增設檢測點,形成多點位、全流程的水質監測網絡。定期進行水質檢測化驗和水質全分析檢測,針對檢測出的水質變化,及時啟動應急預案,調整水處理工藝,形成“蓄前河道沖洗+蓄中動態檢測+蓄后全分析”水質管控鏈條,從源頭到終端全方位保障水質安全,讓群眾喝上放心水。
智慧供水:科技與人文的雙輪驅動
面對錯綜復雜的農村管網系統,嬴城水務以黨員服務隊為抓手,將保障農村群眾用水作為“頭號工程”,開展黨員主動對接、水表維修、管網巡查等多項服務,黨員入戶對接、抄表巡線人均每日步數兩萬三千余步,夜間對漏點位置聽聲辨位、排查漏點。同時,通過物聯網數據遠傳、水廠運行實時監測系統的“加持”,在管線破損、漏水等事故的快速處理中總能做到精準感知、迅速出動,帶水作業,將漏水影響降至最低。
臨邑水務引入智慧水務管理系統,通過實時監測全縣供水管網壓力、流量等數據,動態調整供水方案,實現了對全縣供水管網壓力、流量的實時監測和動態調控,有效避免了停水、爆管等問題,供水穩定性顯著提升。同時,大力推廣節水灌溉技術,組織專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,根據不同農作物的需水特性,為農戶量身定制灌溉方案,在部分鄉鎮試點推廣滴灌、噴灌等高效節水灌溉設施,相較于傳統灌溉方式,節水率提升達 30%-50%,不僅提高了水資源利用效率,還降低了農戶的灌溉成本。
水發水控集團持續加強供水保障工作,通過科技賦能、精細管理、服務下沉等舉措,為城鄉居民提供更加安全、穩定、優質的供水服務,從“保供水”到“優服務”全方位提升民生獲得感,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“水動能”。